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科教工作圈】「2024國際科學素養 vs 科學教育短期目標推動論壇:評量及應用」圓滿成功
由國教署委託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科教工作圈】主辦的「2024國際科學素養 vs 科學教育短期目標推動論壇:評量及應用」於113年10月18日舉行。本次論壇聚集50多位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教育專家、學者,科博館等社教機構代表,中央與地方科學教育輔導團教師代表、中小學科學教師與研究生、科教工作圈委員以及教育部代表參與。論壇宗旨除推動科學教育短期目標的實踐與對國際科學素養的理解,並將其落實在課室中的評量及教學應用;也展現本校理學院在推動國內科學教育的影響力。
科學教育工作圈召集人段曉林教授表示:「當前全球對於科學素養的需求不斷提高,這要求我們的科學教育須與國際接軌,並在科學短期目標的推動上達成共識。今天的論壇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分享,更希望建構一個跨領域合作的平台,促進科學教育領域相關計畫與單位的橫向與縱向連結,透過論壇討論與實作,激發現場教師創新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
本論壇的上午場,由科學教育工作圈委員林煥祥教授主講「國際科學素養的教學與評量」,為與會者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基礎,以及科學素養的重要性。下午的工作坊則由三位教授,帶領參與者進行分場實作與討論,包括:
A場:屏東大學楊桂瓊副教授:以「科展或科普文章為素材發展素養導向試題」為題,帶領與會者分組討論,編制符合科學素養評量指標的試題。
B場:清華大學王薪惠助理教授探討「由探究實作發展素養導向試題」,讓參與者透過現場實作蒐集數據,提升試題編制能力。
C場:中興大學曾郁然助理教授:介紹「運用結構化探究促進中學生國際科學素養」,分享教學實例,並透過實作深化理解。
與會者紛紛表示,以上三場工作坊議題相當精彩,期待未來科教工作圈能多多舉辦類似活動,能有更多機會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攜手推動國際科學素養的持續發展。
最後的綜合座談「國際科學素養vs科學教育短期目標連結」,由林莞如博士主持,與談人邀請大學端、高中端、國中端教學現場的老師:楊桂瓊副教授、曾郁然助理教授、盧政良老師、王美玲老師分享如何推動國際科學素養的評量及應用的實際案例與心得。與談者強調,透過實踐和分享,教師能更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並為未來的國際接軌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次論壇的舉辦,不僅促進了全國科學教育相關中心的交流,更落實科學教育短期目標的推動。參與者一致認為,理論與實作的課程安排,國際科學素養的落實確實可透過評量的設計以及教學的應用,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科學教育研究所)
※更多論壇精彩內容,詳見「科學教育工作圈官網」:
▲科學教育工作圈的召集人段曉林教授開場致詞。
▲與會人員大合照。
▲科學教育工作圈委員林煥祥教授主講「國際科學素養的教學與評量」。
▲由林莞如博士主持「國際科學素養vs科學教育短期目標推動」對談。
▲屏東大學楊桂瓊副教授分享「科展或科普文章為素材發展素養導向試題」。
▲清華大學王薪惠助理教授 探討「由探究實作發展素養導向試題」。
▲中興大學曾郁然助理教授主講「運用結構化探究促進中學生國際科學素養」。
▲工作坊講師與與會者互動交流。
▲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學教育50多位相關人員出席,現場座無虛席。
▲科學教育工作圈委員林煥祥教授與與會人員交流對談。
※與本活動相對應之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