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舉辦「2025導入生成式AI〜教學精進及研究輔助工作坊」 引領教研創新
為回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在教育與學術領域日益廣泛的應用趨勢,本校於 2025年8月13日(星期三)於進德校區白沙大樓5樓國際會議廳舉辦「2025導入生成式AI〜教學精進及研究輔助工作坊」。本活動由曾育民副校長策劃,並由教務處大學社會責任暨創新教學發展中心主辦,邀請本校各學院及臺灣國立大學系統各校約100位師長參與,透過13位講者的實務經驗分享,共同探討生成式AI於教學與研究上的應用潛力與未來發展。
本次工作坊特別設計四個主題場次,分別聚焦於「理工科技領域」與「人文社會管理領域」。陳明飛校長在開場致詞時表示:生成式AI應用在教學上是未來的趨勢,在民國109年起即已倡導老師和學生都應主動投入學習,也有不錯的發展和成果,此次藉由教育部深耕計畫和臺灣國立大學聯盟的經費舉辦工作坊,演示無論在哪一個學門領域,都可以利用生成式AI幫助學生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工作坊並安排曾育民副校長、林泱蔚教務長、伍朝欽圖資長及温媺純主任秘書擔任各場次主持人,並由本校7個學院共13位師長擔任演講者,呈現跨領域、跨單位的高度整合與合作精神;分享主題涵蓋從AI輔助課程設計與評量、醫學影像應用、車輛科技教學、財金跨域課程、語言與多模態學習、到新媒體藝術與法律倫理等議題,全面展示生成式AI在不同領域的創新實踐。
除了內容豐富的議程,主辦單位亦安排午餐交流與茶敘時間,鼓勵與會者互動對話,激盪教學與研究的創新思維。活動尾聲並舉辦綜合座談與意見回饋,由曾育民副校長主持,彙整本次交流成果,作為後續教研應用與政策規劃的重要參考。
本活動為高教深耕計畫面向A(教學創新精進)之一環,期望透過實務導向的研習與經驗傳承,協助教師強化AI素養、提升教學效能與研究品質,進一步營造AI導向的校園學習文化。未來亦規劃辦理進階型分領域AI應用工作坊,並結合教師教學社群,建立可持續發展之合作機制。(秘書室)
▲本校陳明飛校長開場致詞。
▲陳明飛校長到場勉勵與會人員。
▲本校及臺灣國立大學聯盟各校師長齊聚與會。
▲曾育民/數學系教授/生成式AI對於學術研究的協助:以課程【密碼學論文選讀】為例。
▲簡頌沛/科學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AI輔助課程 規劃與評量設計:從設計到實踐的完整流程。
▲周咏蒨/機電工程學系助理教授/生成式 AI 與聊天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Session 2:理工科技組,主持人:林泱蔚教務長。
▲黃耀賢/資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AI能文能武還能醫:生成式AI於醫學影像的應用。
▲王朝興/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教育工作者面對生成式AI浪潮如何超前部署。
▲林似霖/車輛科技研究所副教授/生成式AI融入車輛科技教學的模式與經驗。
▲Session 3:人文社管組,主持人:伍朝欽圖資長。
▲林逸程/財務金融技術學系教授/AI驅動的課程革新:跨域整合財金與師培的實踐經驗。
▲阮家慶/英語學系助理教授/生成式AI融入課程方法與原則:以語言相關課程為例。
▲林愛恩/科技與兒少英語研究所副教授/融入教學AI 代理人於多模態學習環境以輔助英語學習。
▲Session 4:人文社管組,主持人:温媺純主任秘書。
▲王曼萍/美術學系副教授/生成式AI運用於當代新媒體藝術教學。
▲盧世達/國文學系助理教授/文史展演與人機協作的嘗試與反思。
▲謝麗紅/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當AI走進諮商實驗室:AI在輔導與諮商領域的教與學。
▲劉青峰/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初探生成式AI之法律問題-從隱私權與個資保護談起。
▲精緻豐盛的茶點時間。
▲下午場愉快輕鬆的茶敘交流。
※與本活動相對應之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