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 ! 本校四位教師榮獲112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教育部公布112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全國共有3,729件計畫申請,其中僅有1,636件獲得核定補助,而從中脫穎而出的「績優計畫」更是僅有148件。本校有四位教師獲此殊榮,獲獎件數也是全國名列前茅,分別為林玉君老師(會計學系)、陳美華老師(運動健康研究所)、儲湘君老師(英語系)及胡其瑞老師(歷史學研究所)。
為因應教育環境變遷與學生需求轉變,教師秉持創新教學理念,靈活調整教學策略,致力提升學習成效並執行證據導向的教學研究。於教育部公布112年度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評選中,本校共有四位教師脫穎而出,展現卓越教學成果,簡要摘錄各獲獎教師研究計畫如下:
會計學系林玉君老師,獲獎計畫為:「以問題導向學習法改善學生僵固式思考對企業內部控制與稽核活動之學習成效(計畫內文請點選計畫名稱參看)」,獲獎學門為:商業及管理學門。
本教學實踐計畫係使用問題導向學習法(PBL)改善學生在內部控制與稽核活動學習過程的僵固性思考,輔以即時反饋系統來記錄學生學習狀況,引導學生對企業內控制度與稽核活動的討論與判斷。延續111年度之教學實踐計畫,保留作業價值管理AVM於風險評估流程的應用,更進一步著重於改善教學現場看見:學生僵固性地「讀一套流程、背一套流程,而缺乏活用與融會貫通」的現象。從問題點出發來強化稽核點的設立,引導學生找出問題來防止舞弊及不法情事,藉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實證結果發現學生顯著地滿意整體課程的內容與教材,學生參與課程前後對於「學習動機」、「學習表現」及「學習興趣」題目的學習經驗感受有所提升。
運動健康研究所陳美華老師,獲獎計畫為:「今天Kahoot!了沒?結合心智圖雙重教學策略介入對運動心理學學習成效的影響(計畫內文請點選計畫名稱參看)」,獲獎學門為:通識(含體育)-體育課程。
在這個視覺世代中,利用數位物件作為學習的手段,可創造一個師生雙贏局面。基於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增進教學成效,本計畫使用Kahoot! 線上遊戲化隨堂測驗以及心智圖作為教學策略,探討其對學生在「運動心理學」課程學習的影響。結果發現:兩種教學策略對學習動機的影響不大(維持高的自我決定動機),對於課室注意力則有部分促進效果,對於學業成就則有促進之成效。雙重策略優於單獨使用Kahoot!、學生Kahoot!表現及製作心智圖的能力有進歩的趨勢。
英語學系儲湘君老師,獲獎計畫為:「看電影、學文學:從賞析文學電影培養視覺識讀素養(計畫內文請點選計畫名稱參看)」,獲獎學門為:人文藝術及設計。
人工智慧的崛起加速了影像資訊的傳播與擴散,讓辨識影音圖像資訊的能力,亦即視覺識讀素養的培養更形重要。本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設計核心議題:如何利用電影影像技術的基本概念(包括場面調度、攝影、剪接編輯、聲音等),以文學改編電影作為視覺文本素材,解析「影像故事」,理解「視覺文本」的敘事方式與意涵,主要在於培養視覺影像的識讀能力。課程以電影專業技術搭配文學改編電影賞析為主要課程內容,並導入AI協作,設計期中與期末作業,兩者皆需運用所學習到的電影技術與手法,產出實作的平面設計作品以及短影音,讓學生理論與實務結合,開發創意思考。
歷史學研究所胡其瑞老師,獲獎計畫為:「歷史的真實與想像:嘉慶君遊臺灣故事史蹟數位走讀平臺建置計畫(計畫內文請點選計畫名稱參看)」,獲獎學門為:人文藝術及設計。
這個計畫結合了歷史研究與數位技術,透過地理資訊系統與數位人文工具,打造創新的歷史學習模式,建置線上數位走讀成果。透過課程,學生參與資料蒐集、文案撰寫與結構化整理,最終成果呈現在「步佈台灣嘉慶君遊中臺灣數位走讀專區」(成果請點選連結參看)中,讓使用者透過GPS定位重回歷史現場,沉浸在歷史故事的氛圍裡。課程內容是以一位從未來過臺灣,卻被地方當成歷史記憶的「嘉慶君遊臺灣」故事為主題,探討歷史記憶是如何被建立的。本計畫期望運用「以用導學」的教學策略,增進學生對歷史研究的興趣,進而讓發生在身邊的歷史成為你我都可觸及的素材,讓「歷史學」也成為一種品味。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112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獲獎名單 |
|||
學門 |
系所 |
姓名 |
計畫名稱 |
商業及管理 |
會計學系 |
林玉君 |
以問題導向學習法改善學生僵固式思考對企業內部控制與稽核活動之學習成效 |
通識(含體育) -體育課程 |
運動健康研究所 |
陳美華 |
今天Kahoot!了沒?結合心智圖雙重教學策略介入對運動心理學學習成效的影響 |
人文藝術 |
英語學系 |
儲湘君 教授 |
看電影、學文學:從賞析文學電影培養視覺識讀素養 |
人文藝術 |
歷史學 |
胡其瑞 |
歷史的真實與想像:嘉慶君遊臺灣故事史蹟數位走讀平臺建置計畫 |
本校教師持續以創新思維優化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展現對教育品質的堅持。從翻轉教學到跨域整合,從科技媒材應用到藝術融入課程,每位教師皆以專業熱忱,致力營造更豐富的學習體驗,彰顯教育的核心價值。這些教學創新不僅深化學習成效,更為高等教育開創嶄新視野。欲了解各計畫詳細內容,請參閱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平台(請點選連結參看)。
教育部為落實教學創新,強化學校培育人才任務,自107年度起推動「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為高等教育現場注入活力。為促進教學創新與優良研究案例分享,陸續推動亮點計畫(107)、績優計畫(108~112)遴選,獲獎名單公告於計畫官網(請點選連結參看),歷年績優計畫可於「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平台」參閱(請點選連結參看)。
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為學年度計畫,於每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可提出申請,歡迎有興趣提出計畫申請的老師及早開始準備。另外,歷年計畫成果報告皆公開於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平台官方網站,歡迎教師參閱。(教務處大學社會責任暨創新教學發展中心)
※更多相關訊息,請點選以下連結參看:
112年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績優計畫名單公告(摘自臺教高(五)字第1132203555號函)
112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獲獎名單(共計148件)
▲恭賀 ! 本校四位教師榮獲112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本校會計學系林玉君老師榮獲教育部112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本校英語學系儲湘君老師榮獲教育部112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本校運動健康研究所陳美華老師榮獲教育部112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本校歷史學研究所胡其瑞老師榮獲教育部112年度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績優計畫。
※與本活動相對應之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