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113學年度【社會工作概論】實境訪旅系列專題發表會
本校教育學院、輔導與諮商學系(以下簡稱輔諮系)於114年6月3日、6月10日下午14時至下午17時舉辦「《社會工作概論》實境訪旅系列專題發表會」。本次活動於明德館11202教室辦理,邀請來自社會福利非營利領域的社會工作專業人員與師生共聚一堂,聆聽並回饋學生的學習歷程與參訪觀察。本系列發表活動為輔諮系白倩如副教授所開設《社會工作概論》課程的期末成果展現。修課之大一學生於學期中以小組方式,實地進入中部地區六個入社會福利實非營利組織,進行「實境訪旅」與深度訪談,透過與專業人員、服務對象的互動,加深對社會工作專業內涵的理解。
本次合作單位包括:
• 弘道基金會台中服務處 陳國慶處長(長者社會工作)
•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唐氏症基金會 天生我才臺中霧峰站 劉玟嫣督導(心智障礙者社會工作)
•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 孫德利主任(慢性精神疾病者社區復健工作)
• 臺中市助福關懷協會耕水小子 李雅蓁部長(弱勢家庭兒少社區工作)
• 慈光基金會 楊顗帆所長(兒少保護與安置服務)
• 晨陽學園 祝佳伶組長(中輟生中途教育)
在期末成果發表會中,學生們分組進行報告,內容涵蓋合作機構的組織架構與理念、服務對象及工作模式、與資深工作者的訪談摘要、以及相關社會工作理論與背景知識之導讀。系列主題聚焦於:「長者、精神健康照顧服務、心智障礙工作」、「弱勢家庭兒少、兒少保護、學校社會工作」領域,充分展現學生對各專業領域之認識與統整。本次活動亦特別邀請8位回應人蒞臨,針對各組報告進行專業回饋。後續討論中,實務導師們更從後現代社會工作觀點、各領域發展趨勢與現場經驗出發,提出深入的建議與反思方向,催化學生對於「專業角色」、「服務關係」、「實務方法」等關鍵議題有更具體而深刻的理解。會後同學普遍表示從導師、教師與同儕的回饋中獲益良多。透過兩場次的發表與交流,大一學生重新省思其在專業發展上該如何依據教師、實務導師、助教與同儕的回饋增強個人的專業基礎核心能力,也成為學生未來專業學習上重要的準備。(教育學院、輔導與諮商學系)
▲本次實境訪旅專題發表會海報。
▲本校輔導與諮商學系白倩如副教授為發表會開場。
▲弘道基金會台中服務處陳國慶處長針對同學發表給予回饋。
▲同心圓社區復健中心孫德利主任針對同學發表進行回應。
▲唐氏症基金會 天生我才臺中霧峰站劉玟嫣督導及賴妤汝社工師針對同學發表進行回應。
▲臺中市助扶關懷協會李雅蓁部長針對同學發表進行回應。
▲慈光基金會楊顗帆所長及劉宛宣社工員針對同學發表進行回應。
▲晨陽學園祝佳伶組長針對同學發表進行回應。
▲本校輔導與諮商學系白倩如副教授針對本次發表會進行總結。
※與本活動相對應之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